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农历甲辰 龙年 三月十二  北京: 晴 西北风3-4级转北风小于3级 -5℃~5℃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发展大事记 > 2010--2015总结报告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2010---2015年工作总结报告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成立于2010918日,其前身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北京市聋人高级中学),上世纪聚焦责任,努力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两所学校均为国内和首都的特殊教育作出重要贡献,曾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合并后的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成为北京对听障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教育及高中学历教育最大的一所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北京市和西城区合力打造的一所高品质、现代化、国内外知名的针对听力障碍的特教品牌校,是西城区提升办教育高地整体水平的发展战略之一。

    五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努力工作下,我校基本完成了“启喑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我校“一五”教育规划的执行情况,用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合并”、“重组”、“构建”。本工作报告将从学校的基本现状、“启喑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最后,我们根据“启喑一五规划”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将提出“启喑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思路及措施,“启喑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主要精神可概括为“精耕细作创品牌,功能转型促发展,合作办学强辐射”。

正文部分

第一章 聋校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

第一节 学校发展的现状

    在“聋教大计,政府支持;质量大计,队伍优先;效果大计,立体管理”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利用两校合并的机会实现了西城听力障碍教育的十五年一贯制,一个校址涵盖的学段包括学前康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为听力障碍学生的贯通式成长搭建了一个绿色的成长通道。

    学校地处繁华的二环内的新街口街道,学校占地面积8702.88平米,总建筑面积23224.99平米。共有普通教室32间,专用教室36间,公共用房及康复用房11间,办公用房42间,生活用房64间。截至到201512月,我校共有教学班30个,学生230人,教职工 112人。

第二节  学校发展的成绩

     1.“尚德、尚学、自砺、自强文化已经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初步形成,搭建起听力障碍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梯式、贯通式发展的教育绿色通道模式,营造了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五年来学生的获奖情况如下: 1人被评为团中央最美中学生,1人被评为“区级北京榜样 128人次获得市区三好生称号、62人次获得优秀队干部称号,12人次获得红领巾奖章称号等。
     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大量课外活动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组织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竞赛活动,有的是和西城普通学生一起比赛,有的是和全市乃至全国的残疾学生、普通学生一起比赛,学生获奖项目涉及种类繁多,如征文、演讲、书法、绘画、摄影、舞蹈、电子鼓、手工艺、科技创意、机器人制作、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田径、足球、乒乓球、游泳等近二十个项目。
    2.课程建设逐步实现科学构建,教育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各学部教育教学协调发展,职业劳动教育与通识文化教育相互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学生取得的成绩:五年来升学率和本科率均为100%,这样的好成绩已经保持了9年,特别是2013年的高三年级本科升学率实现了100%的突破。职高三五年来就业率也保持了100%,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教代会通过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师生发展的《校章》,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同时完善了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学校管理机制,为依法治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启喑一五规划”最大的成绩就是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合校任务,理顺了各种工作关系,实现了“党政工三轮驱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问题,打造了一所针对听力障碍学生的十五年一贯制的、在全国有知名度度的特殊教育品牌学校。
    4.调整后的师资队伍合法合规,学科及职称布局合理,日趋呈阶梯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稳步提升;通过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智慧工作,美丽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西城教委“名师打造”工程的助力下,培养出特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教研员4人;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均取得出色的成绩,打造出启喑的品牌。 
     5.特殊教育的发展必须依托科研,五年来学校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成绩斐然,切实实现了通过科研推动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以科促教”的科研工作目标。 
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参与人数
立项单位(级别)
获奖情况或结题情况
1
《高中聋校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王楠
14
北京市特教研究会
市级
已经结题
2
《高中聋生同伴关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冕
4
北京市特教研究会
市级
已经结题
3
《职高聋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
孙立亚
7
北京市特教研究会
市级
已经结题
4
《聋校家庭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李华婷
4
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区级
已结题并获十二五优秀课题
5
《在聋校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有效研究》
胡江琳
12
北京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
市级
2013年已结题
6
《聋校课堂教学实效性与教师素养研究》
王克南
14
北京市教育学会
市级
西城区“十二五”第一轮课题成果评比获优秀奖
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优秀奖
2013年已经结题
7
《体能素质“课课练”对听障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发展的影响》
陈师坤、房彪
7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被立为子课题)
国家级
2014年度课题科研活动中,成绩优秀,被评为 “优秀课题实验校”
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研究》
李智玲
11
北京市教育学会
市级
西城区“十二五”第一轮课题成果评比获评良好
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已经结题2015
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聋校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陈甜天
15
北京市教育学会
市级
西城区“十二五”第一轮课题成果评比获评良好
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已经结题
10
《影响聋生英语单词记忆的因素与干预研究》
吕强
6
西城区教育学会
区级
西城区“十二五”第一轮课题成果评比获评优秀
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已经结题
11
《聋校美艺课程实施差异教学的课题教学研究》
张洋
6
北京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
市级
已经结题
12
《高中素描教学对聋生的能力培养研究》
王毅
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与卫生艺术教育处、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育研究会
市级
已经结题
13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功能转变的实践研究》
谢爱明
20
北京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
市级
正在开展
14
《高中聋生理科学习中的汉语言问题研究》
李若南
6
北京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
市级
正在开展
15
《聋校高中生数学学习障碍分析及其转化策略研究》
徐艳平
7
西城教育学会
区级
正在开展
    6.学校的基础建设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在高起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努力为听力障碍学生创造出更具有人文气息的成长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加强,信息化教学服务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管理模式由自主管理向购买社会服务的转变中,努力向现代化办学标准迈进。
    7.学生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进展,建立健全了学生定期体检的制度;切实落实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开展了足球、篮球、乒乓球、台球等球类活动课,武术、瑜伽、体育舞蹈等学生喜爱的兴趣课,学生的近视新发率、肥胖率明显降低,学生国民体质测试的成绩逐年在提高。

    8.党支部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坚持每年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测评,群众对干部的满意率均在85%以上,保持了优的水平。支部开展的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活动、读书活动、手语红歌赛、清明红色诗抄、积极分子培训、主题党日、主题党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起到了凝聚人心,促进融合的作用。

    五年来共发展新党员8人,截至到201512月共有党员41人,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36%,党员教师在32名骨干教师中有22名,占69%。干部人数通过自然退休减员,由合校初的19人减少到的现在的13人,完成了精简机构,整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干部调整工作,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经过定期的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干部的政治觉悟、大局意识、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合作意识明显提升,成为促进学校融合、推进学校整体提升的火车头和主力军。

    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程序,5年来共提拔副校长1人,副主任1人,按照等同的程序和要求,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要求配齐了享受副主任待遇的食堂管理员、宿舍管理员和保卫干部,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条理更清晰,职责更明确,发挥了老师们的特长,调动了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9.顺利完成学校合并后教代会和工会的第一次换届选举工作,20149月经民主换届选举,成立了学校第二届教代会和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共有工会委员9人,经审委员3人,分工明确,协同开展工作,完善了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体地位,为保证教代会代表参与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的权利,学校每半年召开一次教代会,通报学校重大事宜,从20139月到201512月共征求群众意见5次,收到意见300多条;共收到教代会代表的提案 31份,落实31 份,回复率为100%。切实推进了民主建校的进程。

    工会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元旦的艺术节、春季和秋季的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以国学为主的教师校本培训、春游、拓展、书法、摄影等,既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也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增进了合校后小学和中学教师彼此之间的了解,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

    10.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特别是2015年接待比利时王后,国事访问任务的承担与顺利完成是组织上对我校的政治信任,也是办学成绩的肯定,更是办学水平的一次展示。每年20多次的全国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让我们的首都意识和窗口意识在逐步地加强。社会各界在我校开展的阅读季、减灾自护、爱耳日、助残日等大型活动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影响力。

    在社会、各级政府和教委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学校的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优秀课题实验校称号、市级学生艺术系展演学生群舞二等奖、西城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十百千工程先进单位、西城区残联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等,具体级别分布情况如下:
第二章 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节  国家及北京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
    1.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新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谋划和部署,标志着中国教育事业步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纲要确定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确立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制定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教育领域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这些大政方针以及特教教师标准的颁布为我校今后的发展绘制了蓝图,同时也为我校教师的执教水平和我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培训和学习,自觉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适应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2.北京市教育综合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2011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教育部要求北京成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作用,北京市教育得到了有效推进。
    置身于西城这个教育高地,我们肩负着特教品牌的打造,肩负着特教先进理念的引领,任重道远。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新定位和新要求
    1.听障学生特殊教育功能转型由单一向综合的发展,由校内向社区的辐射。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早期筛查的介入,先天致聋和因病致聋的孩子越来越少,且人工耳蜗的应用也成为越来越多孩子家长的选择。所以听障学生特殊教育功能的转型势在必行,由单一的听力障碍教育向综合即康复、语训、文化课相结合发展,承担起融合教育中心送教上门、支持教师等相关工作。
    2.师资队伍向复合型发展。学生数量的减少以及学生残疾程度的复杂性增加的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加快融合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向复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1.学生生源减少给教师队伍带来的危机感。
    2.生源减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3.听力障碍教育功能转型趋势带来的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
第三章 十三五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找准在西城教育综合改革中特教的位置,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贡献力量。
    2.加强党的领导,建设一支“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领导班子。
    3.强化依法治校的意识。
    4.提高对教师转型培训的针对性。
    5.校本课程的挖掘和编写,形成更符合听力障碍学生成长规律的特教教材。
    6.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中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7.扩大学校的辐射功能,探索异地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